登 录
孙健:在新疆收获成长与友情
发布时间:2017-4-28    浏览次数:575
“叛逆、不羁、有个性”是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可这个酷酷的男生却有一颗炙热的心。一腔热情促使他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他叫孙健,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届毕业生。长在山东、学在四川的他如今在新疆南部的阿克苏市书写着别样的青春故事。一年的志愿生活有苦有甜,孙健成长了,收获了,更深深爱上了新疆这片热土。
今年的学雷锋日,孙健和其他志愿者来到阿克苏市福利院看望儿童.jpg

离家3000里 他选择新疆
新疆古称西域,它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八国接壤,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现在“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毕业后,孙健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在大城市找一个工作。抱着奉献青春、锻炼自己的念头,他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父母十分支持孙健的决定。在二老看来,儿子愿意出去历练是件好事。孙健父亲说:“我们不要求你挣多少钱,只要可以锻炼自己,你就去做。哪怕再远,我们也支持你。”
辞别父母,离开家乡山东,孙健第一次一个人坐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歌里唱“人隔千里路悠悠”,可山东和新疆相距何止千里。对于3000多公里外那个陌生的地方,孙健心里也没底。

白板碰上白板 他从零开始
在新疆农业大学经过一个星期的军训和思想政治培训后,孙健被安排在乌什县团委。2016年是乌什县团委第一年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而孙健初来乍到、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白板碰上白板,双方选择彼此都是一次冒险。
乌什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脉的南麓,托什干河上游地带,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
2016年8月1日,孙健正式上岗工作,成为乌什县团委的一名文员。由于人手紧张,孙健身兼多职,不仅要一人担负起整个阿克苏地区的志愿者相关工作,还要负责少先队、共青团的工作。人少事多,很多时候,孙健不得不加班加点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刚开始上班,所有东西都要从零开始学习。领导的细心指导,加上自身的努力学习摸索,孙健成长很快。有时遇到自己实在无法解决的事,他就请外援。“困难总是会有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想办法解决它。”孙健说。
孙健的出色表现,不仅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也赢得了到乌什县视察的阿克苏地直单位领导的肯定。孙健从基层被抽调至地州级党委工作

克服语言障碍 他收获情谊
时差、饮食不同、语言不通……初来新疆,孙健遇到了很多困难。新疆土地广袤,导致南北差异较大。孙健所在的南疆地区,生活环境相对困难,令不少志愿者望而生畏。
尽管孙健在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日语功底扎实,但在阿克苏地区,这些语言似乎难有用武之地。幸好,孙健和维吾尔族小伙麦麦提江成了好朋友。麦麦提江也是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在江浙上大学的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麦麦提江总是热心帮助孙健和当地人交流。在好友的鼓励下,孙健发挥语言天赋,学起了维吾尔语。

同甘共苦 他有了“娘家人”
刚到新疆时,孙健去超市买完生活必需品就发现钱包见了底。不少志愿者也有和他同样的经历。出门闯荡的年轻人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于是大家相互借钱。借来借去,大家的钱都所剩无几了。
阿克苏地区服务队合影.jpg
阿克苏地区志愿者服务队里有两个家离乌什县比较近的同伴,周末他们会回家带来许多食物,大家坐在一起饱餐一顿。
新疆瓜果大又甜,价廉物美。买一个5块钱的大西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是孙健最开心的事。“大家来自不同省市、不同民族,却吃着同样的苦、尝着同样的甜。一起熬出来的情谊是最珍贵的。”孙健用“娘家人”来称呼这些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志愿者们。

热土情深 他想为新疆做更多
“不同民族的同胞们在一起,大家就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维吾尔族人民的朴实与热情,令孙健越来越融入新疆这个多民族大家庭。
在孙健看来,志愿者象征着“正能量”。在大学里,孙健就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福利院照顾小朋友,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称号。能投身到西部建设中,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让他觉得浑身是劲儿。
已经在新疆工作一年的孙健,像路旁的胡杨一样适应了西域的气候。不知不觉中,新疆壮美辽阔的风土和火热质朴的人情已经成了他心中一份深深的眷恋。
孙健说:“在这里,我成长了太多,收获了太多。只要能为新疆建设多贡献一点,多坚守一天,我就会继续下去。”


新闻中心记者:郭晓宇
责任编辑:蔡昕 黄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