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本科在校期间担任《锦江学院报》学生记者、学生编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部部长,并获得2013届校优秀毕业生,三次校级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等。博士期间,参与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多元发展研究”。曾任济南广播电视台记者,作品获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论文二等奖。
发现作为一名记者的乐趣
大一的王雅妮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她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和无限遐想,带着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王雅妮加入了学校的许多部门,正如她所言:“多去尝试,多去接触新事物,发现更多可能性。”
到了大二,王雅妮加入了学校新闻中心校报记者团,这是她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事情,但这也成为了王雅妮大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门“选修课”。在这里,王雅妮收获了记者的专业技能,发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快乐,自身也逐渐丰盈、开阔起来。
2011年,锦江举行了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颁奖盛典,著名戏剧影视理论家杜高先生带来了关于《杜高档案》的精彩讲座。很幸运,王雅妮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作为学生记者采访了杜高先生。这段采访经历,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位老人对戏剧事业的热爱、坚定奉献与执着追求,这也坚定她从事传媒行业的决心。
“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硕士毕业后,王雅妮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以往的相关经历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即便她本科和硕士期间所学专业都不是新闻学。对此,王雅妮说道:“如果大家留心过一些记者或者媒体招聘要求的话,会发现其实很多记者都非科班出生。一些媒体会招聘经济、历史等专业的人才,这样能更好地撰写较为专业的经济新闻、历史文化类稿件。所以无论我们是什么专业,都需要尽可能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仅限于自己所学专业,一是为开阔视野,二是训练思考和写作的逻辑。”
王雅妮(右三)采访《路边野餐》导演毕赣
作为一个专业的“传媒人”,王雅妮用实践证明了想要成为一个好记者需要具备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评判信息的能力。对于一个事件,要尽可能从不同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信息,再加以分析使用,做到客观公正。此外,还要注意媒体伦理,综合考虑当事人信息以及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对于一个新闻热点,是选择尽快发布,还是沉淀以后做深度报道等。有的问题可以在书本上学到,有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感受。
重返校园,追寻自我
王雅妮早在读研期间就发现了自己对学术研究方面很感兴趣。尽管硕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电视台记者,但在工作中,她逐渐意识到新闻传播是一个视野更广泛的领域,抱着想要更深入做学术研究的想法,王雅妮最终选择了重返校园,继续读博深造。而在博士阶段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学专业。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重返校园缓冲了一些社会对王雅妮的压力,但学术研究同样也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的压力。对王雅妮而言,在读博或者说是做研究的时候,她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虽然有压力,但会让她很有成就感。读博不是单纯做研究,而是一个自我价值追寻的过程。
对于读博这段经历,王雅妮说:“学业上其实才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究。现在我依然在学习中,并且周围很多同学一起,也不会觉得孤单。”
采访
学姐以前参加过实践活动吗?有没有什么感想心得呢?
大学期间曾在电视台新闻节目实习,跟记者去采访,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提前了解了媒体行业的运行机制和我未来可能的工作环境。
学姐在考研这条路上有什么样的感受吗?能谈谈您的心路历程吗?
在考研复习这漫长又短暂的时光里,心态很重要。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的状态中,考研就会容易许多。
学姐对传媒类专业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如果是新闻类专业或对媒体行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媒体,比如在传统媒体、官方媒体、新媒体这些地方实习,尽早了解自己适合或者更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人物总结
生无所息,学无所止
耕耘分秒,勤奋造就成功
积攒资本,实力铸就辉煌
图文|张坤 毛国兰 龚丽蓉
编辑|吴鸿伟 周帆 叶杨凯伶
责任编辑|蔡昕 黄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