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钊,2014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后,在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学院攻读工学硕士;随后,在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工学博士。曾获得“挑战杯”国银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金奖、云南省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 7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成果转化一项)。
目光如炬,笃定如初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王恺钊目光如炬,很早就认清当下的就业前景,从而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他认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较为广泛,涵盖了机、光、电、液、计算机及材料等方面,是比较典型的工科交叉学科。所以这个专业的就业领域也相对较广,覆盖了社会许多方面。通过对机械专业的学习,王恺钊在工科领域获得了更为宽阔的眼界,也为他后来在工科领域的深造作出了铺垫。
提起在锦江的求学经历,令王恺钊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母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出色的教学能力使得王恺钊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王恺钊非常感谢蒋大文教授,在考研期间,他得到了蒋大文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而让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完成考研之路的征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坚持研学并不是一件易事。但王恺钊依旧心怀梦想,保持对新事物好奇心的同时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凭借自身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独立思维和以批判精神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工科领域中不断奋斗。
研究生期间,王恺钊带着在母校所养成的学习奋进的精神气,以及对工科的热爱,继续在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学院深造。王恺钊说:“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完,并尽力去做好。”他坚信,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会得到加倍的回报。
硕士毕业后王恺钊曾在一家研究院工作,在工作期间他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都与材料息息相关。此外,与单位的博士们相比,自己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仍然不足,因此就有了攻读材料专业博士的想法。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王恺钊在读博期间,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科研方向的替换,导致科研进度的落后,这让他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但王恺钊并未轻言放弃,反而是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找到曾经自己对于科研的那份纯粹的喜欢,并一步一个脚印地阅读文献、确定方向。王恺钊直言:“科研之路往往是难以预测结果的。失败并不可怕,因为这些失败的结果往往会产生许多有趣的东西。”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王恺钊不断地发现困难、挑战困难,最后战胜困难。
博士毕业后,王恺钊成为了昆明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作为老师,他认为教学是最本职的工作,教学与科研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未来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以适应学科、时代的发展”。
王恺钊始终坚信对未来要心怀梦想,为梦想要努力奋斗。他根据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出:对于自己的未来,应该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坚持信仰,脚踏实地地向前进步!
人物采访
从本科到博士,坚持研学并不是一件易事,可以分享一下是哪些因素支撑您研学至今吗?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工科的热爱,让我一直怀有继续深造之心;其次,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完并尽力去做好;最后是家人的支持与陪伴。
对于自己的未来,您是如何一步一步做规划,到现在成为大学副教授的呢?
根据自己的兴趣明确目标,坚持信念,有计划的做事情,具体到每一天,对于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的积累和不断的前进当中,才能完成一个体系的工作。特别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功利性不能过重,要充分重视科学结果,不断提升自己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从大学副教授的角度,可以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
从自身经历而言,我认为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交叉型人才,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做一个跨领域结合的人才。同时,也要珍惜时间。大学时光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具有活力的时光,希望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把握好在校的学习生活。
人物总结
学向勤中得,萤窗卷万书
一路前行,不负韶华
未来可期!
图文|补城城 朱桠嶙 王芊怡
编辑|范梦怡 补城城 余彦晓
责任编辑|蔡昕 黄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