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校友就业座谈会 | 校友聚力,职海引航
发布时间:2025-4-28    浏览次数:39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助力我校学生充分了解就业现况,提升就业能力,4月24日下午,我校在学术会堂举办了2025年“校友聚力-职海引航”主题座谈会,活动邀请了五位校友到场进行经验分享。

嘉宾介绍与分享

1.jpg
段胜钞
2016级 经济学专业校友
恒丰银行成都分行首席客户经理
高级内训师、后备营销主管
管理客户资产规模达2.75亿元人民币
累计服务400余户家庭,擅长宏观经济周期研判
2.JPG
段胜钞校友认为大学期间应尽早确立细分方向,通过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深化专业理解;强化学习适应、组织协调、创新研究等复合能力,以实战经验构筑竞争力;将学历视为基础工具,通过竞赛锤炼高压应对能力,借助学术研究培养长效价值思维。
就职业成长路径而言,他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应通过考取高含金量行业证书夯实专业基础,优先选择低薪但高学习价值的实习岗位,在业务一线积累行业认知与人脉资源。段胜钞校友建议大学生可以聚焦“AI替代性低”的领域,重点培养技术专精度与跨领域能力,通过持续钻研成为行业标杆人才;深度参与职场项目,主动拓展社交圈层,为职业发展储备核心资源。

3.JPG
张思媛
2017级 市场营销专业校友
思沅舞坊创办人 彭山文旅体验官
非遗文化彭祖导引术传承人
中国舞蹈家协会认证教师、金牌编导教师
4.JPG
张思媛校友提出了两大职业发展准则:一是“敢为人先,以热爱驱动实践”,聚焦个人优势领域,将兴趣转化为可持续的事业方向。二是“破局思维,创造市场需求”,打破行业固有认知,通过精准定位需求、构建差异化价值打开市场空间。她特别建议青年创业者深耕本土资源,联动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以个人IP打造区域影响力,实现资源整合与口碑沉淀。
面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困惑,她表示:“专业不对口非障碍,能力才是核心”。大学教育重在培养解决问题思维,需将专业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需求的方案。另外在任何领域成功均需持续深耕,“每一步都在为未来选项奠基”。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动态调整路径,让决策与个人目标、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5.JPG
罗洋洋
2020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
成都万友滤机从事网络信息化管理岗位
公司MES重大项目与数据采集项目负责人员
6.JPG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境,罗洋洋校友建议大学生就业时应瞄准差异化赛道,将专业能力与新兴需求结合,避开传统技术岗过度竞争。应注重实习与能力提升,重点积累需求分析、系统管理经验,摒弃“唯专业对口”思维,通过项目实战掌握可迁移技术能力。只有不断丰富个人技能和经验,能创造价值才能被市场认可。

7.JPG
2021级 工程造价专业校友
“慧捷云安”团队负责人
成都理工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
第十八届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8.JPG
对于考研选择,胡然校友则建议,首先要理性评估自身实力与目标院校录取难度,避免盲目追逐名校;其次,需警惕6-12个月备考周期与秋招黄金期的冲突,提前规划备选方案;最后若选择读研,需聚焦科研能力提升与行业趋势研判,强化学术成果转化潜力。

9.JPG
邹建兵
2021级 经济学专业校友
拟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行
第十八届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工作人员
10.JPG
邹建兵校友建议大学期间应分阶段学习,构建核心竞争力。尽管市场残酷,但不应“躺平”。结合经济下行趋势与行业变革,优先选择稳定性高的岗位,“能投尽投,先拿到 Offer 再做选择”,就业是双向选择,多拿 Offer 可以有更多选择余地。
 

大家都想问

12.JPG
张思媛校友:能否向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业经验及应对挑战的人生态度?
创业时,首先要重视合作伙伴筛选,同时掌握必要法律法规保障公司运营。其次,秉持稳健务实的发展理念,避免急功近利,专注深耕,稳步前行。最后,作为女性创业者尤其要坚守原则底线,不惧挑战。创业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需具备强大的内驱力与执行力,学会自我管理。还要持续提升认知水平,在试错中成长。面对失败,保持乐观心态至关重要,正心得正果才能做好积累福报才能有成果。
 
13.JPG
罗洋洋校友:如果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应该如何调理?
专业与工作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必然联系。真正重要的是个人能力、职业目标和市场需求。即使专业与工作匹配,后续的工作发展仍需要持续学习与实践积累。大家不必焦虑,社会中隐藏着众多未被发掘的机遇等待我们探索。
 
14.JPG
邹建兵校友:毕业后,您为什么没有选择去考研或考公,而是选择了进入中国建设银行工作?
主要是因为意识到即便投入大量时间成本,成功读研后仍将面临读博、考公或就业的二次抉择权衡风险。双非院校可能面临学历竞争力不足,甚至需承受二战压力与家庭期待落差;而优质院校虽有更多机会,但考研本身难度巨大。
 15.JPG
段胜钞校友:是否鼓励同学们参加学院比赛和培训?这些活动有什么积极意义?
我鼓励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比赛和培训,大三大四的学生则重点规划自我。学院比赛和培训对培养沟通、组织、语言表达、领导和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16.JPG
胡然校友:能否为我们分析一下今年的考研态势?
虽然目前考研名额整体扩招,但推免比例持续上升,大量名额倾向本校保研生,统考考生实际竞争压力未减反增。总体而言,考研形势仍然严峻。
 17.JPG
本次分享会通过职业发展解码,为在校学子构筑了多维认知框架。活动特别强调“认知变现”理念。建议同学们以“机会窗口期”思维主动出击,从“被动等待”到“主动锚定”的职业觉醒,让每一次信息获取转化为未来决策的支点。
 

校友网版-公众号二维码.jpg
图文 | 康一臣 王吉平 唐卓妍
编辑|傅浩 申美玲 傅慰凌
责任编辑|蔡昕 黄小蓓